近日🧑🧒,學院召開以“教學改革階段性成果匯報交流”為主題的學術沙龍,學院董事長朱建新🧑🏼🍼🙋♀️、院長莊順根、常務副院長董大奎🪕、部分系(部)和職能部門領導以及教師、學工教師參加沙龍。
此次沙龍圍繞特色高職建設過程中正在醞釀或將要推進的改革展開,通信息張琦琪老師和教務處郭炳心老師分別作題為《構建“信息安全”能力培養的通識教學平臺研究 》和《基於教學模式改革的學分製教學管理探索與實踐》的專題報告🤿。兩個報告均是特色高職內涵發展研究七個專項課題中的內容,是兩個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張琦琪老師介紹了《信息安全》這門通識課程的建設背景和意義,並重點闡述了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安排6️⃣。這門課程的設計有兩個亮點:第一,教學內容避免了專業課的專業性和理論深度👷🏽♀️,選取的都是大家日常生活非常熟悉、實用性很強的內容,符合通識教育非職業性⚀、非專業性和非功利性的特征。第二個亮點是🍗🍊,沒有因循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來組織教學內容,而是以項目或問題為導向組織課程內容。郭炳心老師的報告介紹了學分替換製教學管理改革的背景、指導思想、實施原則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在改革的背景分析中,她強調了學分替換製是為了適應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鼓勵學生的個性化和專長發展。自由討論階段中🛢🚶🏻♀️,與會者圍繞《信息安全》通識課程的定位、教學內容設計以及學分製改革實施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研討。
朱建新董事長在沙龍上做即興發言🪭。首先,他充分肯定了學術沙龍的重要意義,認為它是提高青年教師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學方法能力十分重要的途徑⚠,並希望沙龍做好策劃和宣傳工作,讓更多的教師能夠參與進來並從中獲益。隨後,他對張琦琪老師的報告內容進行了點評。他認為將《信息安全》這門課程定位為技能類通識課程比較合理,建議根據通識課程的特征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應堅持“宜粗不宜細”的原則✋,將課程的落腳點放在學生信息安全防範意識和技能的培養上。借鑒創業教育中常用成功案例激發學生創業熱情的教學方法,朱建新董事長建議結合《信息安全》課程的特點可以多運用數據泄漏受害者的案例來警示和教育學生。他還希望課程在服務全院學生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面向社會開展服務。沙龍中董院長簡要介紹了兩項教學和管理改革提出的背景和指導思想,並就討論中比較集中的幾個關鍵問題一一作出解答。最後由莊順根院長做沙龍總結發言🚸。他說,隨著學院特色高職建設的陸續推進,一些改革遇到了瓶頸,我們唯有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才能不斷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促進學院各項事業和諧健康發展。